1. <acronym id="toqsy"><strong id="toqsy"></strong></acronym>
          <table id="toqsy"><strike id="toqsy"></strike></table>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國內新聞 > 公司 > >詳情

          江西省地質局2022年地質找礦工作回眸

          發表時間 :2023-03-02 14:24:48 來源:中國礦業網

            2022年,在局黨組的堅強領導下,全局廣大地質工作者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山東省地礦局第六地質大隊全體地質工作者重要回信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能源資源安全和地質工作的重大決策部署,按照局“四六六三”總體思路,聚焦主業主責,強化使命擔當,地礦產業實現平穩、有序、向好發展。
            主要經濟指標普漲,鉆探進尺創歷史新高
            全局實施各類地勘項目521項,經費同比增長73.51%;共完成各類地勘工作產值同比增長78.62%。
            全局共完成鉆探工作量57.25萬米,同比增長40.56%,創歷史新高;槽探工作量8.3萬立方米;化學樣分析測試20.18萬件,同比增長84.8%。
            強化地質主責擔當,保障能源資源安全
            全局編制各類地質報告101份,其中43份通過儲量評審備案。提交大型以上規模礦床13處,中型以上規模礦床15處。新增查明銅2.26萬噸、鎢11.13萬噸、重稀土5.77萬噸、螢石143.27萬噸、鉛7.44萬噸、鋅5.64萬噸、釩10.35萬噸、鎵8155噸、飾面用石材1.17億立方米、高嶺土3965萬噸、水泥用灰巖4.92億噸。宜春整裝勘查區找礦“大會戰”,提交了可觀的可綜合回收利用的氧化鋰資源量,為宜春打造亞洲鋰都和我省新能源產業發展再添新動能,切實有效地保障了能源資源安全。
            地質公益屬性增強,奠定現代化建設基礎
            一是摸清資源家底,服務政府決策。全年完成了我省95個(省、市、縣級)“十四五”礦產資源總體規劃和專項規劃編制工作,以及19個省、市兩級礦產資源國情調查?茖W總結了我省120種礦產資源家底及其變化情況,首次集成構建了全省礦產資源國情調查數據庫及37個大型礦區OBJ模型,基本實現了調查成果集成管理和三維呈現。
            二是做好我省新一輪找礦行動頂層設計。協助編制了《江西省戰略性礦產找礦行動實施方案(2021-2035年)》《江西省戰略性礦產找礦行動第一階段工作方案(2021-2025年)》,印發了《江西省地質局關于落實省領導批示實施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的通知》,建立了實施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項目庫。
            三是持續夯實地質找礦調查研究基礎。聚焦戰略性礦產和我省特色優勢非金屬礦,圍繞省內重要成礦帶、重點礦集區,組織實施了一批地質找礦項目,持續開展基礎性地質礦產調查和研究工作,提交20余處具有潛力的找礦靶區,為后續礦產資源勘查評價及區塊出讓建議提供了基地保證。
            持續推動找礦突破,提供資源保障基地
            一是深耕自有礦權,勘查進展有成效。先后完成數個自有礦權野外勘查工作。其中,“石城楂山里螢石礦勘探”項目初步估算螢石資源量600余萬噸,規模將再次刷新我省紀錄。“遂川華云硅石礦勘探”項目查明石英巖礦達到超大型規模,且浮選精礦可達到光伏玻璃用要求。“黎川上水橋螢石礦詳查”項目探獲螢石礦資源量達到中型規模礦床,增儲44.5萬噸。“德興蔡家塢金礦詳查”項目按目前工作估算金金屬量超5噸,達中型規模,且深部仍有較大潛力。
            二是市場服務有成果,擦亮江西地質品牌。全局各地勘單位堅持提升服務水準,助力企業礦山可持續發展,憑借找礦勘查新成果贏得肯定。除宜春找礦取得重大突破之外,其它地區捷報頻傳。靖安石子墩鎢礦項目估算WO3資源量約32萬噸。興國張家地鉬礦詳查項目預計可提交鉬金屬量2萬噸。浙江龍泉銅山源銀多金屬礦詳查初步預測鉛鋅銅金屬量達到中型以上礦床規模。
            三是堅持“走出去”戰略,推進境外礦產勘查。在疫情影響嚴重的情況下,仍堅持實施“走出去”戰略,努力推進國外礦產勘查工作。莫桑比克地區已獲得的晶質石墨、鈦鐵礦和鉭鈮多金屬偉晶巖礦三宗礦權,均具有中大型以上找礦前景。坦桑尼亞納魯戈博石墨礦已圈定的兩條主礦體已達大型規模。津巴布韋穆托科輝長巖石材礦普查項目新發現礦體連續性好、品質優、市場價格高的輝長巖石材礦。
            服務區域經濟發展,探索產業發展新模式
            全局地礦產業發展新模式、新格局在不斷探索與實踐中創新構建。一是以局與宜春市政府的戰略合作為契機,通過實施宜春地區找礦大會戰,高標準打造了“戰略合作、整裝部署、聯合勘查、多方共贏、快速突破”的“宜春模式”。二是借助宜春模式的成功經驗,加快了我局與萍鄉市政府戰略合作,成功實施了萍鄉地區鋰、鈷、石墨等戰略性礦產資源找礦“大會戰”第一階段地質找礦工程。三是穩步推進了局與上饒、贛州、南昌等地區戰略合作,開展鋰稀有金屬、優質非金屬礦等優勢礦產勘查,努力將資源優勢轉化成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動力,將技術優勢轉化成產業可持續發展動力。
            加強自身管理建設,多措并舉保障產業發展
            一是完善制度體系建設。制定出臺了《江西省地質局地質勘查項目管理辦法(試行)》和《江西省地質局探礦權管理辦法(試行)》,印發了《江西省地質局綠色勘查工作技術要求(試行)》和《江西省地質局地質勘查項目管理辦法實施細則(試行)》等。二是持續推進勘查協調工作。全局地勘產業同質化低價競爭協調工作取得階段性好轉,市場行為逐步規范,環境不斷優化改善,切實有效地促進了地勘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三是堅持創新驅動。組建了深穿透地球化學測量專項小組,出臺了“江西省地質局深穿透地球化學測量技術操作規程”,開展了深穿透地球化學測量技術培訓班,實施了“江西深穿透地球化學測量技術專項示范”項目,新技術新方法在全局范圍內得到應用與推廣。(江西省地質局)

          聯系我們


          電話

          010-66557688


          地址

          北京市朝陽區安定門外小關東里10號院東樓


          郵箱

          qjz@CHINAMINING.ORG.CN


          郵編

          100029


          傳真

          010-66557688

          社交媒體

          中國礦業網

          中國礦業聯合會

          電話: 010-66557667/7663/7666

          傳真: 010-66557666

          郵件: qjz@chinamining.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礦業網(中國礦業聯合會主辦) Since 1999

          有任何建議或意見請發郵件給我們 PUB@CHINAMINING.ORG.CN

          中國礦業聯合會 技術支持:010-66557695 信息服務:010-66557688

          京ICP備13015461號-2 企業郵局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494號